

02
2021
-
04
【興安嶺抒懷】沈陽故宮展出君臣合作書畫佳作
作者:
清代實際掌政時間最長、最長壽的皇帝弘歷,既是官員又是畫家的董邦達,二人君臣合作,既是書法又是繪畫,收錄于《石渠寶笈》的珍品——清弘歷《登興安大嶺歌》并董邦達設(shè)色圖卷4月2日在沈陽故宮敬典閣“館藏珍寶展”展廳展出。
清弘歷《登興安大嶺歌》并董邦達設(shè)色圖卷作于清乾隆十四年(1749,己巳),此卷引首為乾隆御筆行書:“一覽眾山小”,前部為乾隆御筆行書《登興安大嶺歌》,署款:“乾隆己巳八月,御制并書。”卷后部為董邦達根據(jù)高宗皇帝巡幸興安嶺并創(chuàng)作《登興安大嶺歌》詩文的史實繪畫。
據(jù)沈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介紹,清初,皇太極為統(tǒng)一漠南蒙古察哈爾,統(tǒng)率全軍打至興安嶺,擊敗林丹汗部眾。這次戰(zhàn)役的勝利確立皇太極對漠南蒙古的盟主地位,所以興安嶺被清朝視為吉祥之地,多位帝王都曾追隨先祖到此。
“隆崇乎興安之高高極天,蔽虧陰陽日月不得擅其照,変幻寒暑造化不能操其權(quán)。”乾隆十四年(1749)乾隆帝行至都呼岱,次日登興安大嶺,御制《登興安大嶺歌》以紀(jì)之。長歌記述乾隆帝登嶺后的情感和思想變化,他贊頌興安大嶺的雄偉崇峻,聯(lián)想大清基業(yè)輩輩相傳,感慨自己追隨皇祖到此,在山間留下圣跡,面對眼前美景和遼闊疆域,更覺守好邊防之重要。
因興安嶺意義特殊,乾隆帝欽點最為倚重的詞臣畫家、正值創(chuàng)作盛年的董邦達根據(jù)長歌繪制圖卷。董邦達為乾隆朝極具代表性的詞臣畫家,官至禮部尚書,在翰林院任職同時兼職為皇帝作畫,尤工山水。此幅清弘歷《登興安大嶺歌》并董邦達設(shè)色圖卷為君臣共同合作完成的書畫佳作。乾隆帝甚為喜歡,在整卷上共鈐印章14個,并將其收錄于《石渠寶笈》。圖卷先勾勒興安嶺諸峰綿延,萬壑交錯,再用淺絳淡色略加點染,山頂平緩之處,繪有皇帝駐蹕御營及護軍營帳,圖中雖未現(xiàn)一人一馬,亦可感受乾隆御駕親臨的壯闊場景。畫卷后部自題款:“臣董邦達敬寫”。
此圖卷中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的《登興安大嶺歌》是乾隆帝取法王羲之行書《圣教序》與草書《十七帖》結(jié)合而來,有行書用筆勁健、字形工整、筆勢端莊之優(yōu)點,亦有草書勁挺遒健、流暢恣美的書寫風(fēng)格,縱觀整體有一氣呵成,酣暢淋離的快感。本次展出的清弘歷《登興安大嶺歌》并董邦達設(shè)色圖卷展期三個月,將持續(xù)至六月末。

友情鏈接 / 地理位置 / 在線咨詢 / 聯(lián)系我們
地址:中國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(qū)沈陽路171號 郵政編碼:110011 地鐵站點:中街
咨詢電話:024-24843001 投訴電話:024-24843001-8805(非開館時間請撥024-24843001-0)
緊急救援電話:024-24842106
網(wǎng)址:http://m.cn-babystroller.com
掃描二維碼
關(guān)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
